2024年度沁陽市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方案征集公告
地區:河南 類型:服務
發布時間: | 2024年04月03日 | 招標編號: |
2024年度沁陽市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方案征集公告?
一、項目背景
? ?為深入貫徹焦作市委市政府“打造高能級文旅、實施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沁陽市委市政府圍繞叫響“體驗懷川·自在沁陽”城市品牌,深度整合神農山、二仙廟和黃花嶺旅游資源,打造中原旅游新地標,同時結合丹河峽谷“南太行生態度假區”和沁陽古城旅游建設,一體化構建沁陽市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旅游大環線、大格局。為充分發揮神農山景區在沁陽市文旅創新融合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動景區旅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神農山風景名勝區邊界優化調整的基礎上,現正式啟動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方案征集活動,面向全國公開邀請國際一流水平規劃設計單位參與景區的規劃設計,歡迎優秀設計機構踴躍遞交應征材料,為神農山景區旅游品牌塑造和規劃建設出謀劃策。
二、規劃范圍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南省沁陽市西北23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以及國家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也是沁陽市文旅創新融合發展的龍頭。本次總規設計范圍:東至行口老村,南至焦柳鐵路,西至濟源邊界,北至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17.10平方公里。
神農山景區規劃范圍圖
三、規劃內容
本次總規方案征集應圍繞將神農山打造為“中原旅游新地標”的總體目標要求,提出符合實際且具有前瞻性的核心規劃設計理念與綜合解決方案。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一) 景區整體發展定位
包括但不限于:借鑒國內成功景區經驗,對標研究周邊景區的發展特色,詳實分析區域旅游發展現狀和旅游資源現狀,從一體化推進沁陽市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角度,準確把握神農山景區在沁陽市旅游大格局中的職能和作用。同時,深入研究神農山景區與黃花嶺、丹河峽谷以及沁陽古城等旅游景點景區之間的聯動發展機制。充分解讀神農山景區的核心特征,科學精準提出神農山總體發展方向和定位,明確景區核心品牌建設目標及發展策略,全方位提升景區綜合競爭力,打造美麗中國的沁陽新畫卷。
(二)發展布局及業態分區
包括但不限于:在景區定位和品牌指導下,明確景區的風貌特色定位和建設策略。圍繞景區“一峰兩谷”的旅游布局,整合景區內的自然景觀、文化資源、基礎設施等,細化園區內部組團分工及旅游業態分布,完善旅游游線組織,明確提出各組團的功能、相應設施配套和重大旅游項目(產品)植入建議。結合各組團功能對其風貌色彩、夜景等提出規劃引導,并對沿線綠化景觀和服務設施提出控制引導要求。提出景區建設實施時序、實施措施、運營建議方案等。
(三)完善景區智慧旅游規劃
包括但不限于:結合當前旅游產業發展形勢和特征,提出神農山景區智慧旅游的整體解決思路和規劃方案,研究景區旅游服務、旅游管理、旅游體驗和旅游營銷的智慧服務一體化發展策略和實施路徑,完善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礎和服務結構體系規劃,提高景區旅游相關的服務設施智慧化水平和公共信息服務能力,提出多元化、個性化的智慧旅游產品配置和服務引導,進一步提升景區旅游的效率和質量,實現神農山景區旅游業向綜合性和融合性轉型提升。
(四)關鍵節點(景點)設計
設計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結合神農山景區各組團旅游業態和游線組織,確定關鍵節點(景點)并提出相應的規劃引導。景區關鍵節點(景點)主要包括:神農山景區紫金頂、一索上站房至一天門片區、龍子門、一線天、始祖峰獼猴谷、神農文化廣場、紀元廣場、云陽寨,仙神谷園區(含入口)、靜應湖環湖棧道、黃庭廣場、沐澗飛瀑周邊景觀提升、神女峽、龍子門游線恢復以及方案中需要深化的其他關鍵節點(景點)等。明確節點功能和作用,進行方案構思,完成平面布置、景觀風貌等設計,以及基礎設施、安全系統和各節點景觀方案設計,以及運營管理策劃建議等。
四、成果要求
(一)規劃說明書
1、景區發展規劃說明
2、景區整體發展策劃相關規劃圖紙
3、重要游線組織及道路規劃相關圖紙
4、關鍵節點(景點)相關規劃圖紙
5、效果圖及展示設計理念的示意圖
6、其他表達規劃理念的相關說明及圖紙
(二)成果展板
上述設計成果選擇主要內容展示,提供A0展板一套(8-10張),統一采用豎向排版,并應用阿拉伯數字在圖版的右下角排序編號。
(三)匯報文件
設計單位應采用PPT、PDF等匯報文件進行現場匯報,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可自行選擇增加多媒體演示文件進行方案展示,多媒體演示文件應采用MP4、AVI或WMV格式的高清演示,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五、申請人資格
(一)申請人須為獨立法人,且具備如下條件:
1、應征機構需具備城鄉規劃甲級資質和風景園林工程專項設計乙級及以上資質。
2、本項目接受聯合體報名,聯合體成員不得超過2家,且各方不得再單獨以自己名義,或與另外應征機構組成聯合體報名。
3、應征機構(含聯合體)應有與本項目功能、性質相類似的景觀、規劃和建筑設計經驗(須提供自2018年1月1日起的同類項目設計業績,同類是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或5A級景區或國家級度假區或其他類似知名景區)。
4、本次征集活動不接受個人或個人組合的報名。
(二)設計團隊要求
1、應征機構(含聯合體)應明確主創設計師及團隊人員名單,主創設計師的同類項目業績將作為資格預審環節重要評審依據。
2、參與本次活動的設計人員應為設計機構的在冊人員,主創設計師由主持過同類型項目的設計師擔任,且主創設計師及團隊成員須全過程參與本項目(項目啟動會、現場踏勘、方案設計、中期交流、最終方案匯報)。自啟動會后,主創設計師和主創團隊須駐場工作10天以上。設計團隊需要充分進行現場調研工作,了解基地現場情況,同時對任務書提出的總體工作原則進行深刻領悟與貫徹落實。
3、項目團隊需各專業工種配備齊全,應包含策劃、規劃、園林景觀、運營等專業人員。
4、在設計過程中若主創設計師與資格預審材料所提交的信息不符或未經主辦單位認可擅自更換主創設計師的,視為無效申請。
(三)具有如下條件的應征機構將優先考慮
1、應征機構(含聯合體)具有豐富的旅游景區規劃設計相關業績。
2、項目負責人或主創設計師具有豐富的旅游景區規劃和設計經驗。
六、資格預審成果要求
應征文件包含應征機構報名表、資質證明文件、應征機構(含聯合體)及主創設計師相關業績、主創設計團隊成員表及相關證明材料等內容;如為聯合體報名,須提交聯合體協議、聯合體成員工作分工方案。
七、時間安排及資格預審報名文件遞交
(一)時間安排
本次征集活動中所涉及的所有時間均指北京時間,若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征集單位可對活動具體時間節點作適時調整。
(二)資料提交
資格報名預審文件包含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兩部分。其中電子文件須發送至組織單位指定郵箱,文件以“神農山+應征單位(聯合體)”命名,電子文件截止收件時間為2024年4月22日17時30分,紙質文件可通過郵寄或直接送達兩種方式送達。紙質文件接收截止時間為2024年4月25日17時30分。逾期送達或者未送達指定地點的資格預審報名文件,征集人將不予受理。
八、征集說明
(一)本次征集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資格預審階段,時長約2天;第二階段為設計及評審階段,時長約50天;第三階段為設計整合階段,時長約60天。
(二)申請人遴選階段將由評審委員會對報名材料進行資格預審,采用合格制。
(三)主辦單位根據入圍機構數量發放征集補償金,本次征集活動設置4個入圍獎,單個獎金為40萬元。獲得第一名者須結合專家評審意見對其他3家入圍方案進行深化整合,整合深度與征集任務書要求相同,制定出最終設計方案,方案整合費用為200萬元(含入圍獎金)。同時根據最終確定方案制作實體模型,實體模型的比例應為1:1500,模型需表現出主要的山水空間格局、路網體系、建筑群落分布特征,模型材質不限。整合方案應滿足主辦單位評審通過為止,并編制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報送至相關部門,并全程服務至總規申報批復完成。
(四)方案征集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及因設計補償費而發生的有關稅費,由各申請人自行負責。
(五)本次方案征集要求由報名時明確的主創設計師進行方案匯報,一旦報名成功,則視為接受本條款說明。
(六)申請人(含聯合體)需保證所有報名材料真實、合法和有效,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注:報名前郵件發送(公司名稱+聯系人電話+參加項目名稱)獲取投標報名表
聯系人:董天? ?15011083453